序号 | 获奖人 | 获奖 单位 | 成果名称 | 获奖 时间 | 奖励名称 | 获奖 级别 | 颁奖 单位 | 1 | 韩宝平 | 院办 | 七里沟岩溶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修复技术应用 | 2011.8 | 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奖 | 二等奖 | 江苏省水利厅 | 2 | 唐翔、张志军、李天杰、蔺超文、王荣存、袁守俭、韩方超 | 科研处 | 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| 2011.11 | 2010年度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人民政府 | 3 | 邵川、李平、 王海 | 经济学院 | 徐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研究 | 2011.11 | 2010年度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人民政府 | 4 | 李雁、孙彦、张连英、李学田、李梁、 | 土木学院 | 建筑结构综合加固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| 2011.11 | 2010年度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人民政府 | 5 | 滕道祥、马利华、秦卫东、刘红玲、郝景亚 | 数理学院 | 顺磁共振技术对牛蒡活性成分清除自由基效果的研究 | 2011.11 | 2010年度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人民政府 | 6 | 宫贵贞 | 化工学院 | 两种煤在Naocl水溶液中解聚产物的分离与分析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7 | 胡继华 | 管理学院 | 徐州物联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8 | 赵建强 | 数理学院 | 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——徐州市产业转型之发展新兴产业研究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9 | 周世通 | 经济学院 | 徐州光伏产业集群研究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0 | 堵锡华 | 化工学院 | 薄荷挥发性成分的定量结构-性质相关性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1 | 陈建民 | 管理学院 | 徐州工程机械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2 | 孙颖 | 经济学院 | 空间分析视角下的徐州市创新型城市发展路径探析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3 | 徐丹 | 管理学院 | 物联网技术下的徐州物流发展的对策分析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4 | 陈澎 | 经济学院 | 集群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研究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5 | 陈卿 | 数理学院 | 物联网感知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及亚纽方向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6 | 李东明 | 经济学院 | 徐州市企业科技投资税式支出研究研究——以徐州市某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为例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7 | 李惠娟 | 经济学院 | 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与产业动态优势的耦合效应测度研究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8 | 彭明唱 | 经济学院 | 京沪高铁对提升徐州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19 | 齐义山 | 管理学院 | 徐州市物联网人才现状与开发策略 | 2011.11 | 第九届徐州市科技论坛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| 20 | 宋农村 | 院办 | 县级政府教育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一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1 | 上官敬芝 | 经济研究所 | 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财税政策研究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一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2 | 袁兴国 | 招生就业处 | 江苏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一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3 | 王作亮 | 教科院 | 苏北乡村少年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一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4 | 邵川 | 经济学院 | 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心镇功能定位与发展思路研究——以江苏徐州为例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二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5 | 马龙云 | 外语学院 | 无为而为:从莱辛作品研究两性和谐社会中女性发展取向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二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6 | 张秀萍 | 外语学院 | 英汉新词研究及词汇教学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二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7 | 尚建国 | 外语学院 | 电子邮件在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二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8 | 于雅琳 | 艺术学院 | 传承中的继承、继承中的创新——徐州琴书历时衍变寻轨 | 2012.4 | 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| 优秀成果二等奖 |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| 29 | 张仲谋 | 院办 | 张綖《诗馀图谱》研究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一等奖(4个)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0 | 张晶 王丽萍 | 经济学院 | 徐州市产业生态化转型研究(系列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一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1 | 宋言东 |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| 基于企业竞争力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(著作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一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2 | 蒋艳 | 科研处 | 语文课堂教学“表演”现象探因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一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3 | 李惠娟 龙如银 兰新萍 | 经济学院 |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评价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(12个)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4 | 马衍 | 教科院 | 明代中后叶戏曲与白话小说比较研究(系列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5 | 沈超 王廷 | 院办 | 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因分析(著作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6 | 陈建明 | 管理学院 | 产权制度“供需均衡”变迁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 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7 | 陈嘉莉 | 管理学院 | 基于企业投资行为选择的债务融资约束影响分析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8 | 张华 孙进 | 人文学院 | 论周恩来党内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39 | 陈澎 高欣 陈和 朱福兴 | 经济学院 |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科研训练理论与实践 (著作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0 | 王作亮 伏荣超 | 教科院 | 建构乡村学校学习共同体(著作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1 | 石月荣 | 学生处 | 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内容的历史沿革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2 | 李浩 | 管理学院 |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工作创新初探 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3 | 马龙云 | 外语学院 |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4 | 上官敬芝、李惠娟 陈元民 朱福兴 刘宁宁 戚玉明 | 经济研究所 | 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财税政策研究(决策咨询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5 | 何 颖 | 学报编辑部 | 基于“五力模型”的徐州城市竞争力研究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(15)个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6 | 郝景亚 王建川 | 经济学院 |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韩国与泰国企业监管改革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7 | 杨洪清 朱新兰 | 人文学院 |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字理识字读本(著作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8 | 文艳蓉 | 人文学院 | 日本白集版本源流综论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49 | 骆新泉 | 人文学院 | 论宋代士大夫寄内词的艳情化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0 | 张中强 | 管理学院 | 区域物流协调发展(著作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1 | 朱卫卿 | 人文学院 | 共和主义的复兴及其启示研究(系列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2 | 刘娟 权伟太 | 宣传部 | 从党政关系看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3 | 苗永干 张慧雅 | 人文学院 | 物权法上善意取得制度构成要件之嬗变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4 | 汪玉侠 | 高教研究所 | 教师培训应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(系列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5 | 韩海燕 | 外语学院 | 广告话语中社会文化信息渗透分析(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6 | 张典兵 | 教科院 | 当代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、研究与反思(系列论文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7 | 赵红梅 | 管理学院 | 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(著作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8 | 吴凯 梁子婧 霍锐 | 保卫处 | 徐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(决策咨询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59 | 吴坤 吴华 张艳芹潭睿 | 经济学院 | 徐州农村劳务输出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报告(决策咨询) | 2012.4 | 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获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| 60 | 王东 | 经济学院 | 苏北地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一等奖(6项)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1 | 刘洋 | 院办 | 地方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与国际视野师资队伍建设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2 | 蒋艳 | 科研处 | 徐州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与唐代文人关系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3 | 邵川 | 经济学院 | 中心镇小城市化发展研究——以江苏徐州为例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4 | 张建昆 | 环境学院 | 苏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5 | 李平 | 经济学院 | 江苏建设创新型城市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一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6 | 司凯 | 经济学院 | 徐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二等奖(7项)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7 | 郭莉 | 环境学院 | 基于区域产业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8 | 牛鸿蕾 | 管理学院 | 徐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战略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69 | 王如全 | 招生就业处 | 地方政府与高校互动的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研究——以徐州为例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0 | 赵静敏 | 经济学院 | 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探讨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1 | 司凯 | 经济学院 | 传感网在徐州“智慧农业”中的应用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2 | 蒋秀莲 | 管理学院 | 现代城市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二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3 | 赵建强 | 数理学院 | 新兴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(8项)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4 | 张淑云 | 管理学院 | 大学生创业园在徐州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和发展对策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5 | 耿波 | 管理学院 | 消费行为视角下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消费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6 | 朱鹏羽 | 管理学院 | 徐州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7 | 刘宁宁 | 经济学院 | 淮海经济区统筹区域发展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8 | 陈扬 | 管理学院 | 企业家知识、经验和网络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79 | 张广凤 | 管理学院 | 江苏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80 | 宋言东 |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| 现代企业CIO发展及塑造 | 2012.5 | 2011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成果奖 | 三等奖 | 徐州市科技局 | |